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秦大虎作品 “高原述怀”秦大虎先生赴西藏采风作品展,于12月23日下午在杭州市劳动路111-1号神畅艺术机构隆重展出。这次展出的作品是秦大虎先生此次采风的其中三十幅作品。中国美院前院长肖峰先生及中国美院油画系主任杨参军、书记章晓明、副主任孙景刚、井士剑教授对秦大虎的艺术作了高度评价,到场的还有高友林、焦小剑、陆琦、郑毓敏、黄发祥、林涛、耿鑫、张勇生、王征等。 秦大虎先生...
劳特斯辰国际美术馆和珍宝馆16日晚在北京饭店举行开馆仪式。该美术馆以展览当前身价最高的女国画家陈亚莲的西藏重彩人物画为主。 陈亚莲的画作曾在去年翰海春拍时以逾400万元成交,创当代书画板块最高成绩。陈亚莲的新作《天路》亮相于劳特斯辰国际美术馆,这是其历时三年写生专为青藏铁路通车创作完成的巨幅国画。 《天路》取材精妙,在青藏高原起伏逶迤的翠绿的群山脚下,一辆缓缓驶来的蓝白色火车为主题背景,以一位...
文化部日前在京召开了西藏古籍保护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工作目标及具体任务,将以古籍普查工作为基础,推动西藏古籍保护工作全面、扎实开展。 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等八部委今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西藏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及《西藏古籍保护工作方案》,宣告了西藏古籍保护工作全面启动。这一座谈会主要内容即贯彻落实《通知》的精神,启动《保护方案》的实施,推进西藏古籍保护工作全面开展。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工...
《天梦迷离》季叶海西藏摄影作品展11月14日至12月31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内)展出。70余幅图片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西藏高原的壮丽山川,辽阔疆域的灿烂文化,歌唱了雪域大地的自然和谐,展现了高原子民的善良纯朴。 季叶海系浙江省第三批援藏干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浙江日报社。 援藏期间,他曾多次深入藏北无人区,足迹遍及藏南藏北,拍摄了大量图片。
由中国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向新中国六十华诞献礼——走进新西藏”油画展于10月12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展出油画家李树基去年深入西藏采风创作的50余幅油画新作。作品再现了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的巨变。
23日,西藏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竣工庆典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竣工庆典并讲话。 刘延东说,8月的雪域高原,天高气爽,艳阳高照,我们迎来了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的胜利竣工。这是西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成就,是西藏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是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她说,党中央、国务院历...
珍爱“传家宝”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我国有长城、故宫等一大批“传家宝”。民主改革50年来,在不断发展西藏经济社会的同时,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日益深入,文物保护和管理能力不断加强。2001年起,国家先后拨专款3.3亿元用于维修布达拉宫、...
西藏文化、文物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西藏文化、文物的保护工作,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全面保护。西藏文化、文物的保护,成效显著,举世关注,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 冯智(藏族),副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00101。 ① “五明”是藏传佛教根据古印度佛教传授僧徒的大小五类学问。“大五...
日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西藏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请您概述一下西藏自治区的文物资源,这些文物有怎样的独特价值? 单霁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西藏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这些年文物工作者广泛调查的数字表明,目前分布在全区范围的古代文化遗址、古墓葬、石刻艺术以及宫殿寺庙、庄园建筑等各类不...
黄金唐卡西藏首发受欢迎 新年伊始,黄金市场便以连续刷新历史新高的大牛气势,成为2008年最受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热点。1月11月在拉萨市银桥金店首发上市的黄金唐卡鼠年财神金砖就受到拉萨市民欢迎。 据了解,黄金唐卡财神金银砖采用西藏唐卡线描技法,结合现代高科技铸造技术,将藏传佛教中的财神本尊唐卡和藏历土鼠年九宫八卦图融铸于黄金和白银之上,成为史上第一块寓意招财纳福的金银砖。财神金银砖图纹大气华...
1945张大千《藏女黑獒图》 “西藏”在近10年来一直是都市青年口中无比时尚的旅游目的地,他们对这个地方却只有足够传奇但少得可怜的香格里拉式想象;西藏题材绘画已有70年的当代历史,却似乎并没能太多地提供那里的现实信息。 拉萨离这里很远 邱志杰上一次去拉萨是2006年10月,这个城市的现代化让他受刺激。街头的指示牌和标语一定是汉、藏、英三语,诸如“请勿践踏...
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近日向记者透露,布达拉宫在目前已完工90%的第二次大修中,建筑主体结构将装上高科技“黑匣子”。 据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尼玛次仁介绍,这项技术的使用,在世界古建筑保护中尚不多见。其主要目的是对薄弱环节进行全程监测,对维修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取得参观客流控制值,为下一步维修取得更为精确的技术参数。 “补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